經常聽人說:大便出血是因為痔瘡破了。
還有人說:太可怕了!也許是結腸癌!
很多人上廁所的時候,大便帶著血統(tǒng),流了很多血。這到底是怎么回事?傳聞中說的痔瘡和結腸癌?
事實上,大便帶血可能有很多疾病,痔瘡和結腸癌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。通過仔細地觀察“便便”,可以大致判斷便便里的血是從哪來的。
3種便利暴露的身體問題
1、黑便:胃、十二指腸出血
黑便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表現,即食管、胃和十二指腸。也許是高位小腸出血的表現,如空腸、回腸。這些部位離肛門很遠,出血后血液在腸道停留很長時間,血液也變黑,便便也變黑了。值得注意的是,胃和食管出血量大的時候,可能會發(fā)生“嘔血”和血便。
當然,要先排除你是不是吃了動物血、肝臟、某些中藥,它們都會讓便便變黑。
2、血便:痔、腸息肉
大便中帶有新鮮血液時,一般出血部分離肛門不遠,急性出血較多。量少的話,只會出現一絲一絲的血跡,量多的話,整塊就會變紅。這種出血可能是以下疾病引起的:
痔瘡:大便中附有鮮血,有時拉完后還會滴血;
腸息肉:無痛性大便出血,排便時出血,排便結束后停止,量有多有少,一般血液不與糞便相混,但是如果息肉位置高、數量多,也可與糞便相混;
直腸脫垂:久病后可有排便時出血;
肛裂:糞便表面一側附有血跡,不與糞便相混,有時是便后滴血。
3、膿血便:結腸癌、潰瘍性結腸炎
糞便中有膿,有血時稱為膿血便。這種便便通常與結腸、直腸腫瘤和炎癥有關。如直腸癌、結腸癌、潰瘍性結腸炎、腸道感染性疾病等。
大便出血,應該做什么檢查?
可怕!我馬上去醫(yī)院檢查,應該做什么檢查?有什么要注意的嗎?
1、內鏡檢查
2、血、尿、糞便常規(guī)
3、肝腎功能、凝血功能
經過問診后,醫(yī)生會根據你的描述和病史,給你安排合適的內鏡,如胃鏡、十二指腸鏡、小腸鏡、膠囊內鏡、結腸鏡。需要強調的是,盡量在便血后的24-48小時內進行檢查,因為一些疾病很難在錯過這段時間后進行診斷。
進行糞便檢查需要大便,注意選擇有膿液、血統(tǒng)、血液的部位的均勻黑便時,大便表面、末端、深處等多個部位分別選擇。盡量選擇異常便便,醫(yī)生才能找到問題。
免責聲明: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與克魯尼網站無關。其原創(chuàng)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,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、文字的真實性、完整性、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,請讀者僅作參考,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。
提示:本文觀點中部分內容及圖片來自互聯網,如有侵權請聯系網站客服核實,本站將于7個工作日內處理。